
序言
秦嶺巍巍,渭水湯湯。當三秦大地上的第一縷晨曦穿透云層,照亮一個個項目組成的陣列時,我仿佛看見一位位環保人用熱血澆筑的綠色長城正在晨光中拔節生長。值此《向下扎根》一書付梓之際,撫卷回望,那些在歲月長河中激蕩的浪花,此刻正以文字的形態凝結成永恒的琥珀,折射出陜西環保集團與奮斗者共同成長的璀璨光芒。
這是一部用汗水寫就的生態史詩。翻開泛著墨香的書頁,“環保為民、產業報國”的信念如同黃河纖夫的號子,在字里行間鏗鏘回響。2812坊以“五型總部”為墨,在一篇篇評論中勾勒出集團轉型的巍峨群峰,深夜案頭他以“破冰者”之姿鑿開思想凍土,熔鑄淬火之際他以“引路者”之態劈開作風枝梧的荊棘,在改革轉型的迷霧中他以“領航者”之態為航船校準羅盤,讓每個文字都成為錨定初心的精神坐標;水環境公司崔芳芳記錄從捕捉光影的鏡頭穿梭到守護記憶的檔案室,又在管理創新的浪潮中劈波斬浪,用多重角色繪就個人與企業的成長畫卷;油氣工程公司張靖云用“深夜走出辦公樓看到滿天繁星的惆悵,告誡自己可以哭,不可以不學,可以哭著學”,將“勤奮和韌勁”化作千絲萬縷的根系,織就企業運轉的無盡根脈。當中圣環境公司彭龍攀上四十米高的煙囪采集數據,當秦邦水務公司劉培青在煤礦礦井水車間破解企業發展密碼,當油氣工程公司米會艷讓荒漠站場綻放生態綠洲,我們分明看見新時代環保人的精神圖騰正在成形。他們如同黃土高原上的梭梭樹,向下,將根系深扎產業土壤;向上,用并不高大的枝葉觸摸藍天白云。
這是一場永不停歇的生態長征。站在“十四五”的尾聲回望,我們走過的每個腳印都盛滿星光:從陜北高原的伴生氣回收到陜南漢丹江流域的尾礦庫治理,從工業固廢處置到鄉村污水處理站點,每一個項目都是深情寫給三秦大地的綠色情書。在這里,挑戰是淬煉真金的熔爐,困境是破繭成蝶的溫床,一線職工用沾滿油污的雙手托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錚錚誓言。
合卷凝思,耳畔回響著《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古老吟唱,眼前浮現出張載“為天地立心”的鎏金匾額。這些穿越時空的精神密碼,正被新時代環保人用實干重新破譯。謹以本書為舟,載著二十萬平方公里三秦大地上的綠色夢想,駛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愿這些滾燙的文字化作秦嶺山澗的清風,拂去生態文明的塵埃;愿這些奮斗的故事成為黃河岸邊的纖繩,牽引陜西環保集團駛向更遼闊的山海。讓我們抱守初心,向下扎根、向上生長!
▲掃描識別二維碼開始讀書
這些浸透汗漬的鉛字,是二燃室旁揉著酸澀眼眶寫就的星子,是巡檢時就著月光涂抹的云霞,是萬千雙布滿繭痕的手掌捧出的赤誠。我們不敢妄稱雕琢之功,惟愿以素絹承接這些滾燙的敘事——她們或許尚存稚拙的筆觸,恰似未經打磨的璞玉,卻也因此保存著生活的原漿。當您合卷這本帶著溫度的札記,請以指尖摩挲那些粗糲的真實。那里,躍動的心跳,正成為這個成長十年的企業,血液里最原始的脈動。
COPYRIGHT ? 2015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技術支持:陜西環保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陜公網安備 61019002000347號 陜ICP備15009596號-1